10月29日上午8:30,邗江区双桥街道卜桥社区红马甲广场上,刚带队员打完太极拳的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葛慧玲套上红马甲,马不停蹄地赶往社区参加人口普查工作。清晨、傍晚是社会体育指导员,白天是社区网格员,这是葛慧玲的日常,也是今后扬州体育社团的常态工作。
基层基础是社会治理的重心,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底板。近年来,我市大力加强网格化建设,目前全市已经建成6232个网格,配备10922个网格员,有力夯实了基层治理这个底板。但是,各网格普遍存在人员紧缺、工作任务重的现状。与之对比的是,市级42个体育社团,拥有10万余名会员,18000余名社会体育指导员。
社区网格员是直面群众需求的基层工作人员,而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、锻炼指导等工作的人员,同样身在基层,每天与群众打交道。能不能打通两者的身份界限,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,使他们融入到社会治理大局?基于这样的考虑,市体育部门探索“体育 社会治理”,并在昨天发布了扬州市体育社团“百团万员进网格”方案。当天活动中,市长跑协会、市健身气功协会成为试点协会,邗上街道文昌社区等成为试点社区。
“这其实是一举两得。一方面,基层治理需要全社会参与,社会体育指导员兼任社区网格员,能够有效充实社区网格力量;另一方面,体育事业发展离不开全社会支持,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服务基层中,更能得到群众认可,发展体育事业。”市体育局局长李桂山说,未来三年内,市体育部门将推动百个体育社团进网格,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化身网格志愿者,探索体育社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。
卜桥社区是扬州首批开展“体育社团参与社会治理”的典型,近四年来,3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,积极参与社区服务,从事文明宣传、矛盾化解、维护治安等实践服务15000多个小时。“不少居民跟我们锻炼了好多年,彼此很信任,上门做工作时大家都很支持。”社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祁海燕说,一些居民还主动要求加入她的广场舞队,“两份工作,不同身份,既和谐了社区关系,还让更多人动起来,很有成就感。”
基层治理和群众体育,有着一致性,都离不开全民参与,都是为了社会更和谐更美好。省体育总会秘书长李一冰表示,扬州紧紧抓住网格化社会治理脉搏,推进体育社团改革,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创新之举,省相关体育部门将根据扬州实践结果,汲取成功经验,做好推广准备。(扬州日报 记者 孔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