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明网联盟·扬州站-凯发k8一触即发

凯发k8一触即发
 
文明播报  
文明聚焦  扬州好人
公告公示  讲文明树新风
资料下载   我们的节日
文明建设  主题活动
道德模范  
志愿服务  文明访谈
未成年人  图文简报
扬州文化  爱国主义教育
礼仪活动    县区动态
 

聚焦“文明有礼24条”
如何遏制“舌尖上的浪费”?
探讨垃圾分类如何更上一层楼
 
 
 凯发k8一触即发 > 未成年人 > 工作动态
扬州首所全国航天特色学校这样炼成
  发表时间:2020-11-27   来源:扬州文明网   [] []

 

 

 

  近日,维扬实验小学通过中国宇航学会评审,成为扬州市首所“全国航天特色学校”。是什么让该校脱颖而出拿到这块金牌呢?学校是怎么助力学生追梦航天的呢?记者来到该校一探究竟。

  科普 育种

  为学生打造科技“梦基地”

  维扬实验小学始建于1954年,66年办学历程中,形成了以科技特色来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新格局。近年来,学校更是以航空航天教育为特色突破口,相继开展了太空画、太空蔬菜种植等特色活动,为学生的“航天梦”埋下希望的种子。

  走进维扬实小校园,围绕着中心广场摆放着一排排“走廊农场”,乍一看以为是花圃,走近才发现里面种着茄子、辣椒、青菜等农作物。“学校没有大片空地,于是我们因地制宜,把走廊花圃改造成‘农田’,播种太空种子。”维扬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范永乐告诉记者,每个班级都承包了一块“责任田”,孩子们在播种,每天细致地观测、记录、分析种子的生长情况,最终收获硕果累累的喜悦。

  如果你单纯以为“走廊农场”是学校开设的劳动课,那就错了!在“走廊农场”,科技老师带领学生制作灌溉系统、语文老师讲授植物生长的相关内容、美术老师带领学生用画笔记录下植物的生长状态。各学科教师不断打破学科边界,在科技实践中拓展学科知识。

  “不仅是‘走廊农场’,整个操场甚至整所校园都是科学探索的实验室。”维扬实验小学专职科学老师蒋波告诉记者,科学课上,他还号召学生为小鸟搭建挡风遮雨的家,很快操场的松树下出现了形状各异的鸟窝,有藤条缠绕型的“原生态”鸟窝,还有注入温水模拟小鸟体温的“恒温恒氧”鸟窝,还有木块搭建的“别墅”鸟窝等等,“从简单理论入手,结合科学灌溉、田间育苗等实践活动,让学生对科技的了解不再是浅层次,而是融会贯通。”

  让科技教育流行

  人人都是“发明家”

  “科技成就梦想”是维扬实小科技教育的口号,老师们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,激发每一位孩子的探索兴趣。除了刚刚摘得“全国航天特色学校”金字招牌,维扬实小还是江苏省stem教育试点学校,并荣获江苏省stem教育先进集体。

  探访中记者发现,在维扬实小,stem不是单独的学科学习,而是融合进了多个科目的学习当中。改变传统的分学科、纯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学模式,采取更接近学生生活实际、更符合人们认识世界特点的跨学科、项目式学习,是stem教育的核心要素。

  “改变原来纯知识传授的窠臼,采取跨学科、项目式学习,培养孩子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”蒋波举例说,在“长廊农场灌溉”stem工程项目的研究,多学科融合教育,通过“问题与聚焦”“工程项目需求”“绘制思维导图”“项目调查”“项目设计”“项目制作”“项目测试”“反思与优化”八个方面展开一系列调查、实践;切实地落到实处,让每个孩子投入stem工程挑战赛中去,“比如让一、二年级手动测量灌溉水管长短、中年级可以设计自动灌溉系统,定时定量浇水等等。”

  令该校校长缪永留自豪的是,在这里,科技教育敞开大门拥抱每一位学生,从纵向深入探究,打通学科与科技相连的脉络,开发适宜不同学段的学科融合课程;从横向统筹科学设计安排,在不同的年级设置螺旋上升的主题活动,让全学段、每一个年段、每一个班级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实践,“当科技悄然改变生活,学生也在不断地努力,用自己的创意发明去点亮小小世界。”

  “创造之花”绽放校园 “新科技教育”促进学科融合

  从科技课和科技社团到创客教育课程化,再到“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、以课程改革为手段、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”,维样实小的科技教育走过近20年路程,播下无数创造教育的种子,收获了累累果实。

  江苏省五星级科技特色学校,全国综合实践优秀课题实验单位、江苏省创新教育团体、江苏省“十三五”科学教育示范学校、江苏省优秀少年科学院……“创造之花”在校园里绽放。截至目前,该校学生共获得57项国家发明专利,有800多人次获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项。学校机器人社团、创新发明社团、电子技师社团也获得了全国、省、市多个一等奖,同时涌现出2名国家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。

  一张张奖状、一块块奖牌、一件件小发明,铺陈着维扬实小从小发明到大特色的创造教育的传奇,但在缪永留眼里,一次次探索中,学生们不仅收获了快乐,更收获了自信,学会了交流与合作,培养和拓展了创造性思维。

  摘得“全国航天特色校”的金字招牌,在缪永留看来,这又是一次新出发。作为一种素养培养方式,在学科融合的道路上,他提出“新科技教育”的特色,寻找切合“新科技教育”精神的“维扬实小实践方案”。

  “我们从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入手,通过科学的手段设计课程,打破学科教学壁垒,融合多学科学习方法。”缪永留告诉记者,学校在课程建设上突出科技的核心和统领作用,重构学校课程,在基础型课程中自然渗透,在拓展型课程中体现特色,在探究型课程中凸显优势,探索出了一条运用学科融合手段实现科技与素质教育结合、科技与各学科领域融合的路径,让科技教育成为满足学生未来生活需要的教育方式。(扬州晚报记者 田文荟 文/图)

}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韩天露
"));
 
扬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凯发k8一触即发的版权所有
1024*768分辨率,16位以上颜色,ie6.0以上版本浏览器
"));
网站地图